夏季高温季节
微生物极易繁殖
食物容易腐败变质
食品安全隐患增加
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
进入高发季节
为预防各类聚餐活动
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
防范和减少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确保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如下高温季节食品安全防范知识
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切勿采食野生蘑菇,谨防中毒危及生命;疑似中毒速就诊,保留证据供参考。
2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集体聚餐勿食用凉菜、野生菌和直接入口散装熟食品等食物,加工场所保持卫生,餐饮具及时清洗消毒。
4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5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储存食品避免反复冷冻解冻,防止交叉感染;
食物储存加工应生熟分开,加热烹制过程做到烧熟煮透,剩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6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
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9忌吃不卫生的冷饮。
于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均能在摄氏零下度的低温下生存,故购买冷饮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合格汽水或冰棍等购买食用。
吃冷饮以“色清、味美、品鲜”的为佳,要认真查看冷饮是否卫生、新鲜。
一般的果汁类饮料应没有沉淀,瓶装饮料应该不漏气,开瓶后应有香味。
鲜乳为乳白色,乳汁均匀,无沉淀、凝块、杂质,有乳香味。
罐头类饮料的铁筒表面不得生锈、漏气或漏液,盖子不应鼓胀,如果敲击罐头时呈鼓音,说明已有细菌繁殖,也不能食用。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或就近就医,并及时采取催吐、导泻等应急措施。
-END-
撰稿丨王丹编辑丨万幸审核丨黄勇
要闻精选
市场监管部门天天都在“高考”----邹贤启点赞咸宁市场监管工作
王远鹤调研“双安双创”暨农贸市场提升改造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