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
(6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
广东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
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事件为广州市黄埔区报告的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发病48例,无死亡
副溶血性弧菌
是引起广东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监测
广东每年都发生
因感染副溶血性弧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每年5~11月是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多发季节
主要来自海水,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
所以东莞人近期少吃海鲜
说起海鲜,东莞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一到夏天,吃海鲜的欲望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万千美食在眼前,海鲜依然最得宠”然而,爱吃海鲜的各位可要小心了最近有一种海鲜被检测出贝毒素超标它就是——贻贝贻贝也叫海虹就是广东人常说的青口煮熟后的加工成干品则更为老广熟悉,叫做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分布在中国黄海、渤海、东海沿岸年,福建就曾发生过
贻贝和牡蛎污染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
据了解,麻痹性贝毒中毒多发生在4-1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这段时间内,海洋藻类繁殖迅速,有的藻类含麻痹性贝毒,被贝类摄入后,贝类自身不会中毒,但会富集毒素,人食用麻痹性贝毒含量高的贝壳后,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贻贝
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称受赤潮影响,当地部分养殖贻贝被检出贝毒素超标根据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
管理局发布提示此次贝类毒素的产生来源于赤潮嵊泗县食安办特此发出消费警示食用贝毒素超标的贝类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提醒广大群众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贻贝
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去年福建疾控曾发布紧急提醒
福建常见发生麻痹性贝毒中毒的
贝类有织纹螺、贻贝和牡蛎
毒性有多强?
麻痹性贝类毒素比较特别
它们极耐高温
家中普通的加热方式
并不能降解毒素
所以就算是吃了
已经烹调过的青口
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另外,毒青口中含有的麻痹性毒素毒性是非常强的,和河豚毒素、织纹螺类似。这种毒素也不光会在青口中出现,还有可能在扇贝、牡蛎等贝类食物中出现。
当食用了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青口等贝类动物后,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会出现头痛、恶心、四肢肌肉麻痹、皮疹、发烧、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状。
贻贝本身并无毒体内毒素一般通过摄食有毒单胞藻在体内富集形成这些毒素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贻贝就会中毒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
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
其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正如上述提示所说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仅0.5mg就能使人死亡如何预防?●用于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进食海产品前应煮熟煮透,尤其注意不能生食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对酸敏感,因此可在烹调海产品时加一点醋。●食品煮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隔餐的剩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深圳本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这里发布一切与深圳有关的事情!
最新、最快、还不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