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对双胞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认为,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相辅相成。常头晕眼花、精神萎靡,整天觉得身体被掏空、心好累的人可能要注意了,是不是自己气血虚呢?气血好不好,自己看看这些地方就知道,几招教你判断自己是否气血不足~
为什么有些女人不用化妆,就能容光焕发?而有些女人则皮肤干枯、暗黄、没有血色?
气血充足与否是关键!气血不足,不仅仅会体现在脸上,还会影响女人的月经、孕育以及生产。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不足?
看手部
气血充足,手总是温暖的,而手心烦热、出汗或手冰冷,则是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时,手指指腹会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
古语云:“爪为筋之华,血之余”,如果指甲灰白无光泽,可能提示身体气血不足或患有某种疾病。
看皮肤
气血对皮肤的充养作用在《素问?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有精辟的阐述:“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颜面而走空窍。”
也就是说,经络把气血精微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得养则红润;气血运行正常,濡养皮肤,则感觉灵敏。如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障碍,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或萎黄、肌肤干燥、感觉异常。
看牙龈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
若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多与气血不足相关联。
看眼睛
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
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袋很大说明脾虚运化不足;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局部气血不足;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看睡眠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血虚则不能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不少人的失眠是因气血不足所致,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打呼噜等。而太爱睡觉,也往往是气血虚的表现。
看头发
《黄帝内经》中这样记载头发的生长过程:人在七八岁时因肾气盛而“发长”,到三十岁左右因肾气实而“发长极”,四十岁左右因气血渐虚而“发始堕”,五十岁以后因肾气衰而“发始白”。
这说明头发的生长源于气血的滋养,气血旺盛则头发生长正常,气血不足则不能上达头部而致发白易落。
如何调理这种状况?
首先要分清情况,气色不好分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不足型。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血液流通不顺畅,不能营养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表现出气血不足,比如脸色发暗、手足发凉,月经量少、有血块等表现。
采取措施:适量加大运动量,加快血液流动;晚上用热水泡脚,都说“寒从足底生”,在泡脚水中加入精油,活血化瘀,缓解宫寒。活血化瘀,滋补阳气,夏季正当时。
▌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肯定要补,怎样补呢?
平常适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含铁量高的食物。比如:木瓜银耳汤,当归红枣排骨汤,黑糯米补血粥等。
另外,还可以进食一些绿叶蔬菜,其中的叶酸对气血的补充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认为,首先是补气。气血比较不足的人可用高丽参、红参,气血充足、体质燥热的则不宜多吃。伴有阴虚火旺、口渴,经常熬夜的人,则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另外,还有一些相对便宜、适合日常补益的药材,如党参、北芪、太子参、白术、淮山、白扁豆、甘草等。在补气的同时,可以用枸杞、芡实、莲子等,或者四君子汤,进行健脾养胃,促进更好地吸收。
补血的药物很多,如当归、白芍、熟地、阿胶、何首乌、龙眼等。例如阿胶,在月经干净后1-2天服用,就是很好的补血妙方。用当归、红花、桃仁煮当归红花水,月经量少、痛经的女性在经前或经中服用,有助于活血通畅。需提醒的是,补气血的药物不适宜在月经来临之前或者月经之时服用,月经干净后1-2天才是最佳的补益时期。而对于月经量少、痛经、月经有血块的女性,则可以在月经来之前或者月经期间,适当服用活血通畅的药物,帮助更好地度过月经周期。
相关知识误区1.缺啥补啥只补气血
正解:首先,要懂得“补前要清”,如果身体燥热火旺,应当清热之后再补。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身体吸收营养,在补气血的同时应该健脾养胃。
误区2.吃大量含铁的食物
正解:菠菜含有大量的铁,很多人以为可以补铁。其实菠菜的含铁量远不如肉类。虽然补铁有助于补血,但大量补铁也不好,容易造成铁中毒,引起恶性、休克等症状。
误区3.红枣最补血可以大量吃
正解:其实红枣补血的效果一般,红枣虽然含铁多,但吸收率低。红枣吃多了容易让人觉得滋腻,最好一天不要吃超过5个。
转发分享给身边的女人,劝她们不要一味地付出,对自身健康状况丝毫不在意。学会调理身体,不仅仅是为了外貌,更是为了自身健康、家庭幸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