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诱因有哪些
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当人们的身体无法及时补偿液体并适当地降温时,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症状就会出现。而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怎样预防中暑
1.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如果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在喝运动饮料或服用盐片之前,应当咨询医生。
3.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保证充足的睡眠。
4.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注意防晒、降温。
5.待在凉爽的环境里。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如一定需要长时间使用炉灶、烤箱等,则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经常离开厨房,在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6.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高温中暑的类型与紧急处理措施
根据症状的轻重,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1.热疹。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感觉好一些。
2.晒伤。表现为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避免反复日晒;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不要挤破水泡。
3.热痉挛。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4.热衰竭。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喝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休息、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
5.热射病。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