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高温、潮湿使得致病微生物易繁殖,食物易腐败,因此,预防食物中毒成为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话题。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这是重点!!!
生熟交叉感染;
食品贮存不当,导致腐败变质;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完全去除,如没有烧熟焖透的扁豆;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瓜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毒蘑菇)、发芽马铃薯(土豆)、河豚等。
外出就餐时,若发现餐饮单位存在以上情况,可拨打举报投诉
预防食物中毒的十一大注意
这也是重点!!!
第一,采购食品时,要到有一定规模、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商场或超市选购,尽量不要在马路摊贩或无证摊点处购买食品,确保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
第二,在选购食品时,要看清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购买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的“三无”食品及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第三,外出旅游时,不要在无证摊贩处或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要随便采食不认识的野果、蘑菇及野菜等。外出聚餐时,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A级或B级餐饮单位,不要到环境卫生差、条件简陋的餐饮单位或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第四,网上订餐时,应增强辨识能力,选择"距离近、证照齐、卫生好、信誉高"的餐饮单位订餐,尽可能缩短食品运送时间,收到食品后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第五,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选购鱼类、肉类等食品时,尤其要注意新鲜度。烹调时,鱼类、肉类应充分加热,采用油炸和加醋(或红果)烧煮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鱼类当中的不良产物-组胺。
第六,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生熟刀案、容器等工用具分开使用。
第七,不食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物;不食用发芽土豆和霉变红薯等变质食品;不食用鲜黄花菜;扁豆要烧熟煮透。
第八,制作冷拼菜要做到五专:专人、专间、专用工具、专用消毒、专用冷藏。夏天,人们喜欢吃冷拼菜即俗称的凉拌菜,这类菜肴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极有讲究,必须要专人在专门的房间使用专门的刀、板切割,蔬菜在制作前必须专门消毒,储藏时必须用专门的冷藏设备。因为凉菜的特性与热菜根本不同,混在一起容易变质,而凉菜一般不为人所特别在意,消毒不彻底是常有的事,这就为食物中毒埋下祸根。
第九,热菜一定要烧熟煮透。这是做菜最基本的道理,但却最容易被忽视。毋庸讳言,有一些菜确实是七八成熟时味道最好,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则可能对身体有害。饭菜在被煮熟蒸透后才能杀灭病菌及去除原有的农药、添加剂等有害含量,才能真正成为可入人口的食物
第十,是切忌过度食用冷饮或者热食后立即冷食。这种现象在一些青少年当中较常见。有些人在激烈运动后,毫无顾忌地畅饮冷藏汽水,还有人喜爱吃大量的雪糕、冰激凌,也有人习惯在吃饭后马上接着吃西瓜等降温冷食,这些行为都极有可能因冷热不均刺激肠胃,进而引发拉肚子、胃痛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一般不会致命,但发作起来着实令患者难以忍受。
第十一,购买食品及外出就餐后,要索取并保留好相关票据,一旦发现食品卫生问题或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要及时拨打举报投诉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编辑:郑彪
谢童庆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