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一直稳居全球危害健康前十的榜单,它无法治愈,总是一举击溃人类的免疫系统,甚至成为一些反社会分子恶意报复社会的工具。
它,就是AIDS。
它是谁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患者所感染的病毒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HIV),这种病毒终生感染。HIV攻击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它本身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它打哪来
直到现在对于HIV病毒
如何传入人类体内依然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18至19世纪HIV病毒出现在中非热带雨林非洲绿猴的体内。当地非洲人有吃猴肉的习惯,因接触猴血而受到传染,随之传入全世界。
德国《自然科学》杂志著文指出,艾滋病最初由猴子传到人身上是由一种名叫厩蛰蝇的昆虫引起的。这种飞蝇先是叮咬了患艾滋病的猴子,吸入有HIV病毒的血,然后又叮咬了人,从而使人感染上HIV病毒,导致艾滋病。
它的朋友们
艾滋病是一种热带病
它有许多热带病朋友,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疟疾、霍乱、登革热、麻风病和埃博拉。当然,还有许多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朋友,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些被忽视的“朋友们”称为NTD。
NTD界的扛把子共有六个。
老大: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的宿主钉螺一般生活在野外多水区域。患病者早期表现为肝肿大,表面可见粟粒状黄色颗粒。晚期肝变硬、缩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
老二:淋巴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俗称象皮病。丝虫寄生虫通过蚊子传染给人类,对淋巴系统造成隐形损害。
这种病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等引起,该病急性期发生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慢性期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老三:沙眼
这种病我们较为熟悉,小时候每回体检到沙眼的时候,骨骼肌都会不自主颤栗。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该病早期结膜有浸润,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损害角膜,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老四: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又称河盲症或瞎眼丝虫病,广泛流行于非洲和热带美洲,造成流行区5%~20%的成人失明
究其原因,微丝蚴寄生在成虫附近的结缔组织中,还可移行到其他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皮肤淋巴管及眼球,导致视力障碍和失明。
老五:恰加斯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故又称美洲锥虫病。
这种病由克氏锥虫引起。它可通过母乳、胎盘、输血、创伤感染或食入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该病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症状。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老小:利什曼病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多发于地中海国家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患者出现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脾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清球蛋白的增加等病症,如不予合适的治疗,患者在得病后1~2年内会因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热带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达个,影响着世界上14亿的赤贫人口,威胁着约10亿人的生命,严重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都医科医院的热带医学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热带医学研究所。该所是全国最早被WHO任命的合作中心,目前为WHO囊虫病合作中心。(嗯哼~骄傲一波)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是有责任潜心研究,努力为攻克疾病出一份力。
背后的故事
艾滋病疫苗的研制
为什么那么困难?
HIV为逆转录病毒,而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变异频率非常高,且能在免疫细胞中复制。所以即便研发出疫苗,也会很快“不对症”。
不过,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的一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据最新研究,一款处于研发中的疫苗有望成功抵御HIV-1病毒感染。这款疫苗在人体内催生了良好的免疫反应,还在猴子实验中降低了94%的暴露感染风险,带来了67%的病毒感染完全保护。这无疑是一座里程碑,鼓掌~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全球有万人感染,每年有万人发病。疑难杂症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每一个新的突破,都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堆砌。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我们愿承载生命,负重远航。
文字|刘雪耘和金笑寒和
文字|口岸卫生控制第18卷第1期和
文字|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文字|医学百科
图片|刘雪耘和搜狗百科和
文字|口岸卫生控制第18卷第1期
排版|刘雪耘
制作|首都医科大学学生会新媒体部
新媒体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