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后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每年6月底开始到8月份都是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医院消化科孙剑勇主任医师提醒,夏季食物易腐烂变质,而人的胃酸分泌又相对减少,对进入肠道的细菌抵抗能力减弱,因而易引发胃肠炎和食物中毒,夏季尤其应该注意饮食健康。
按需购买新鲜食材,并及时烹饪和食用,尽量避免食用隔夜饭、隔夜菜。买回家的鱼肉、蔬菜、瓜果等,若保存不当,或放置时间长,容易变质,即使煮沸也不能杀灭其中的致病菌和毒素,一旦变质,应立即抛掉,不宜再食用。吃自助餐的时候注意量力而行,荤素搭配。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该如何处理?孙剑勇医生指出,患者若出现频繁呕吐和腹泻会引起身体脱水。如果脱水较轻,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可以适当休息,除了呕吐明显需暂时禁食外,可进食如稀粥等清淡饮食,也可多喝些加糖的淡盐水,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一旦发现恶心呕吐、明显腹泻、发烧等症状,医院。还有特别提醒的是,中毒性菌痢的患者拉肚子不明显,但会出现发烧,甚至昏迷等症状,病情急骤且危重,需格外重视,及时就诊,可及时得到救治。医院的好处就是能帮助传染病监控,查到感染源头,避免更多人感染。”孙剑勇医生说。
以上文字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