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6日10时20分许,湖南省衡阳市驾驶人刘大辉驾驶牌号为湘D号的大型普通客车(核载55人,实载57人,其中4名儿童),由北往南行驶至宜凤高速33公里加米路段时,车辆失控与左侧中央隔离带相撞,随后冲向右侧与桥梁水泥护栏相撞后起火燃烧,造成35人死亡,13人受伤。年7月1日21时30分许,河北省邢台市驾驶人鞠立民驾驶一辆牌号为冀EA的宇通牌大型卧铺客车(核载38人,实载30人),由南往北行驶至天津市津蓟高速公路宝坻段24公里加米处时,车辆右前轮爆胎,导致车辆冲撞路侧护栏,并与闫东渠跨河桥桥栏碰撞后坠河,造成26人死亡,4人受伤。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血的教训再次告诫司机朋友夏季行车,千万不要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带“病”行驶。生命至上,坚守交通法规底线,平安是福!容小编再唠叨几句:进入夏季,昼长夜短,且气温高,许多驾驶人休息时间不够,导致精力不充沛,行车中易疲劳、瞌睡,出现反应迟钝,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那么,如何保证在夏季安全行车呢?一、夏季出车,防暑降温出车前,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出车时,应用塑料壶装满水,放在车上,还应带上风油精、清凉油、毛巾、饮用水、遮阳镜等提神醒脑药品和防暑降温用品。白天行车,可将前挡风玻璃打开,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戴上眼镜,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在戴眼镜时不宜戴颜色太深和太大且重的墨镜。二、慎重驾驶,降低速度炎炎夏日,人很容易疲劳,身体乏力,心情烦躁,精力无法集中,再加上车辆行人嘈杂、路面的灰尘多等外界原因,极易导致车辆事故。因此,行车途中,驾驶人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降低速度,谨慎驾驶。行车中,一旦出现头晕、口苦和无力等中暑现象时,应立即停车休息,等身体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三、制动效能,不能马虎行驶中,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控制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和紧急制动。如果发生“气阻”现象,使发动机熄火后,应利用惯性作用,将车停到一个较为安全的便利地点,打开机盖进行自然冷却。四、注意轮胎,科学降温检查发现胎温、胎压过高时,应赶紧找荫凉处进行休息,等胎压恢复正常后,继续行车。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否则容易使胎层拉裂,也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否则胎温胎压还会继续上升。如果途中爆胎,应冷静面对。一是利用发动机牵阻来降低车速,直至将车停住;二是避免反向推动方向盘用力过大,使推动的力量只要能消除爆胎引起的偏离度就可以了。五、跑村过店,放慢车速进入夏季,村庄集镇和公路两边歇凉避暑的人较多,车辆通过时要及时减速,注意观察四周情况。通过有农作物的路面时,不要轻易使用制动,以防侧滑。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头脑清醒,运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六、早晚行车,特别当心黄昏开车,汽车灯光与周围光线相近,看不清周围的车辆和行人,很容易发生车祸。夏夜行车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灯光,注意观察,尤其是凌晨2点到4点这段时间,驾驶人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七、热浪滚滚,防止火灾首先,加油不可过满。喜欢抽烟的驾驶人,点燃香烟后不可把气体打火机顺手放在仪表台上,以防里面盛装的液态气体在40℃以上高温时受热膨胀,发生爆炸或自燃引发火灾。其次,不用塑料桶盛汽油,通过公路打麦场时注意防火,车上消防器材保持完好等。八、注意水温,“开锅”停车出车前,要检查冷却系统工作情况,注意添加冷却液。行车中,要注意水温变化,并使其经常保持在80℃至90℃之间。一旦出现“开锅”,应立即停车,让发动机低速运转,等水温下降后再注冷却水。不要在“开锅”时加水,以防烫伤和损坏机件。九、夏日开车,防空调病刚使用汽车空调时,先对空调系统进行杀菌除臭处理;当车内开着空调时,最好不要在车内抽烟;遇到交通堵塞时,不要为提高空调效能而使发动机以较高转速运转;停在烈日中,车内温度很高时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可以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让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窗开启空调;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一般车厢内外温差在10℃以内为宜。十、早晚出车,少喝冷饮在高温下开车,时间长了,驾驶人会出现中暑疲劳。为防止中暑,尽量选择早晚凉爽时出车,避免在中午出车。另外,夏季天热,驾驶人出汗较多,常感到心烦口渴,往往想吃冷饮。其实,吃冷饮不如喝热茶。喝热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汗孔洞开,汗腺舒张,排汗畅快,有益于散发体内热量。同时,小编还要提醒暑假期间的学生家长及小朋友们:(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它事情。(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在雨天外出,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5)骑自行车时,不要骑速过快,要小心避让,要骑在自行车道上。(未满十二岁的,不可骑自行车上路)(6)平时出行时不要乘坐货车、拖拉机的车厢,更不要贪图一时方便乘坐一些非法营运的“黑车”,尤其是根本不具备驾驶正常车辆资格的残疾人的车,不要拿生命开玩笑。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宣教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