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襄城县全力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获许

襄城县紧紧抓住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一难得机遇,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食品安全状况良好、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群众认可社会满意”三项核心标准,坚持实行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四有两责”,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全县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食药监队伍

一、实行党政同责,构建落实有力的责任体系

襄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一是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创建工作方案,高规格召开动员会议,强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二是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县委全会和“两会”议题,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统一部署。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创建工作重大问题,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代表、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合力推进创建工作。

三是强化目标管理,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乡镇、县直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县、乡(镇)、村(社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督查、统一考核,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建立协调有力的部门联动机制,把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与创文、创卫、创园等城市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成立“四城同创”指挥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案件协查、行刑衔接等制度,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协同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襄城县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二、坚持“四有”原则,织牢城乡一体的监管网络

一是强力推进改革,建立统一完善的监管网络。借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东风,将县政府食安办的整体职能,工商、质监、商务、卫生等部门涉及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和保健食品的监管职能全部整合到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在全县16个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任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并加挂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由基层监管所所长兼任乡镇食安办主任,具体负责食安办日常工作。在全县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服务指导站,聘请一名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任站长,初步形成了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乡镇监管所基础建设。按照乡镇监管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先后投入专项经费多万元,统一配备了执法车辆、快检设备、执法装备,统一制作了标志标识和各项规章制度。

三是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开展了行政审批、日常监管、抽检抽验、快速检测、执法办案等专题培训,并抽调年轻人员到局机关业务股室跟班学习,采取以老带新、现场学教等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培训覆盖面达%,为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襄城县食药监对夏季瓜果市场开展监督抽检

三、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无缝衔接的全程监管

一是紧盯田间地头,强化种植养殖环节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力度,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开展生猪屠宰清理整顿行动,加强定点屠宰场管理,规范生猪及肉品检验检疫,切实消除猪肉质量安全隐患。

二是紧盯关键环节,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食品安全员(师)制度。在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广HACCP、ISO认证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设视频车间、参观走廊等“食品阳光工程”,督促落实进货查验、出厂检验、食品追溯、问题产品召回等管理制度,实现食品安全关口前移。紧紧抓住农贸市场和商超两个主渠道,开展“食品快检进市场”活动,消除流通环节安全隐患。加大餐饮单位督查检查力度和频次,全面实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现场检查覆盖率%,量化分级率%,信息公示率%,倒逼餐饮单位提档升级、规范操作、合法经营。

三是紧盯监管难点,针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等“三小”食品门槛低、环境差、隐患多、难监管的问题,按照堵疏结合、分类施策的原则,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使“三小”单位经营资质合法化、自我管理规范化,既充分尊重了市场需求和社情民意,又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实施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工程,建立了农村厨师免费培训、免费体检、持证上岗制度,出台了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实行农村集体聚餐定点管理制度,从严监管、不留死角,有效防范了农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品安全进校园共度别样儿童节

四、勇于改革创新,探索科学高效的治理模式

一是积极探索“互联网+”信息化监管手段。在食品生产企业推行“互联网+视频车间”,在全县学校、幼儿园和大中型社会餐饮单位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工程,把食品生产过程中原辅料投放、生产加工过程、成品包装等重要环节,餐饮服务单位消费者最关心、最不放心的后厨操作间、餐具洗消间、原材料仓库全面公开,实时展现在监管人员和公众面前,提升监管效能,消除群众疑虑,杜绝安全隐患。

二是积极探索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生产模式,选择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特色明显的山头店镇乔柿园豆腐专业村为试点,规划一期占地50亩的豆制品产业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应水电气,统一生产原料供应和产品出厂检验,统一进行污水、垃圾处理和物业管理,为引导地方特色食品集中、规范生产经营,促进产业升级积累经验。

三是科学整合县域食品检验检测,提升技术保障能力。按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的工作原则,将分散在质监、农业、畜牧、疾病预防控制、粮食等部门的食品检验检测、生活饮用水检验、农产品检测、畜产品检测职能进行全面整合,新成立“襄城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为食药监、农业、畜牧、粮食等部门全链条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四是培育扶持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自律作用。重点扶持成立了桶装水、食品流通和餐饮业协会,通过协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业自律,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食品流通协会,将全县有实力的预包装食品批发企业全部发展为协会会员,协会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批发企业建章立制、培训人员,对会员仓库实行色标管理,进行高标准规范提升,对送货车辆统一标识,实行







































白殿疯病挂什么科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hx/1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