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河南部分地区老乡的餐桌上渐渐长出了一道“美食”——自制臭豆腐。这道佐餐的小菜通常是豆腐在密封条件下发酵制成。对喜欢吃它的人来说,一盘臭豆腐,能辅助消耗两个大馒头。
然而,有些人被这个医院,甚至住进了ICU。食用后不久开始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视物模糊等症状。
小编特意查了一下,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还有这位大爷:
图片来源:百度
这是典型的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家庭自制臭豆腐、豆酱、香肠、罐头是常见的引起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食品。
图片来源:网络
肉毒梭菌是啥?
它很厉害吗?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土壤、水源,包括蔬菜、水果表面都有可能附着。图片来源:网络
其菌株本身没有致病能力,但在适宜的生长温度(25~30℃)和厌氧等条件下,肉毒梭菌不仅能大量繁殖、扩大队伍,还会升级装备,产生肉毒毒素。这个毒素可不简单!肉毒毒素是一种外毒素,具有嗜神经毒性,是已知外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般分为A、B、C、D、E、F、G七型,我国的肉毒毒素中毒主要由A、B、E型引起,我省则多为A、B型。食用了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肉毒毒素的食品就可导致中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特别强,胃液无法破坏其毒性,所以可被胃肠道吸收,损害人体健康。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短2小时,最长10天。食用量越大,潜伏期越短,症状也越重。图片来源:网络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和呕吐、腹痛等一些胃肠道症状。继而出现明显的运动神经中毒症状,这也是肉毒毒素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上眼睑下垂、复视、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瞳孔散大、复视等眼部症状,以及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失声、最后因呼吸衰竭,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图片来源:网络
肉毒毒素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其死亡率高达30~70%,对人的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10^-9(10的负9次方)毫克。比芝麻粒还要小很多哦。对于中毒患者,对症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最根本的救治措施是及早给予混合型(A、B、E)多效价肉毒抗毒血清,并且在发病24小时内或瘫痪发生前注射最为有效。但肉毒毒素中毒的一些神经麻痹性症状,跟“中风”等脑部疾病相似,如果不了解患者的饮食史,比较容易误诊,进而也会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怎么预防中毒发生?
既然肉毒毒素中毒对身体损害如此大,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将伤害降到最小呢?首先不建议人们在家中自制豆制品,如臭豆腐、豆酱等。家庭自制臭豆腐时,没有无菌环境,同时也很难达到相应的卫生条件,制作过程存在肉毒梭菌污染的风险。其次,在食用这类发酵豆制品前,要进行彻底加热,以达到杀菌和破坏毒素的效果。肉毒梭菌在℃加热10~20分钟即可被杀死;肉毒毒素一般80℃经30分钟,或者℃经10~20分钟即可失去活性。另外需注意!1岁以内的孩子不要吃蜂蜜蜂蜜中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肉毒梭菌芽孢。芽孢耐热性很强,芽孢未开始生长就不会产生毒素,一般认为不会对成年人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对1岁以内的孩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因其肠道发育未完善,肉毒梭菌芽孢在孩子肠道弱碱厌氧环境中是可以产生毒素的,即便食物中的肉毒毒素已被破坏,肉毒梭菌芽孢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仍不能忽视。所以1岁以内的孩子是不能吃蜂蜜的。肉毒梭菌和毒素都可以通过加热杀死和破坏,不过芽胞杀不死。图片来源:网络
因此,彻底加热可以提高食用安全性。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如果不小心吃了含有肉毒梭菌或肉毒毒素的食物,并且一同进食的人发生中毒,那未发病的人也应立即注射多效价抗毒血清,以防止发病。炎炎夏日,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高温高湿都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家中自制发酵品风险大。河南疾控在这里提醒广大居民:居家做饭时食材要新鲜干净,彻底清洗,烧熟煮透,并在食用前注意避免再次污染;不要自制发酵食品,尤其是肉类、鱼类和豆类发酵品。蛋白质类食品,受到杂菌污染,腐败变质速度非常快,一盘臭豆腐就能把人送进ICU,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不要从网上购买无资质的自制发酵食品和三无产品。在某购物平台这样的商品随便一搜就可以找到很多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常态化疫情防控!
长按识别这个码
随时查看各地风险等级??
来源:河南疾控
编辑:王澍
审核:李喆
扩散周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