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
周日
多云转阴
29℃—37℃
7月29日
周一
小雨转中雨
30℃—36℃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承担着全市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技术与指导,开展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在我市的密度及消长趋势调查,并进行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筛选敏感药物,为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及创卫工作提供依据。
年是我市“四城联创”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关键一年,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按照市爱卫办的标准要求,对全市建筑工地、车站、大中型水体、居民区等16种生境,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现场调查监测,了解了病媒生物滋生地的状况;对解放区的食药监局、卫生执法监督所的8个迎检定点“六小门店”,进行了现场指导检查,为重点行业病媒生物防制达标起到示范作用;对全市14家市直医疗机构进行了多轮督导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为全市卫生系统在创建过程中敢为人先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去年9月,我市顺利通过了省爱卫办组织的病媒生物防制达标验收。
在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承担技术培训和指导职责,科室组织开展多场针对不同范围的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培训,业务人员专业技术和指导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创建工作各级领导有了工作抓手;创建工作基层人员有了工作方向。
对于广大的城乡居民来讲,蚊子、苍蝇、老鼠、蟑螂再熟悉不过了。这“四害”的存在不仅传播疫病,而且给大家带来骚扰。“四害”密度的高低,还是环境是否脏乱差的间接指标,反映一个城市综合整治的深度和广度,四害密度的降低表明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每年从5月到10月份,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都要进行蚊子密度监测工作,每月上、下旬监测两次。市内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各4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各4处,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监测从晚7点至次日早7点,连续诱集12小时。将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年共置放诱蚊灯灯次,捕捉时间小时,捕蚊只,监测结果:我市蚊种构成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季节消长7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
年,为了解我市登革热的疫情动态,根据《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在温县温泉镇觉世头村,番田镇大吴村进行了媒介伊蚊多个生境的全面调查监测。共调查各类生境处,合计阳性积水73处,经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计算得出调查结果,还进行了风险评估等级对照,持续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