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秦开始,每逢农历五月便百病泛滥,所以人们便把五月称为“毒月”。在这其中,蕴藏着古人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趋吉避凶”的智慧。而到如今,更多的则是人们对其中科学规律的思考和探索。△五毒图片来源于网络01五毒行,不安宁从中医方面来看,五月在五行上属火,此时天地间阳气达到最旺时,火气过旺,则阳气外散内里虚弱。加上端午时节,雨季刚刚开始,气温回升,空气潮湿流动不畅,湿热之气弥漫,阻滞身体气血,则导致人们抵抗力较弱。同时,湿热的环境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饮祛湿茶,燃避瘟香的习俗,以达到除邪辟秽和养生保健的目的。艾草香囊02养生元,宜清补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2、要清凉这个多指穿着及生活环境。夏季穿着宜轻薄透气,质地如棉质亚麻。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少吸热。居室宜清凉,早晚宜通风换气,中午门窗紧闭。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清热解暑绿豆沙3、晚睡早起睡午觉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夏至阴生,一定要睡午觉,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4、适当锻炼身体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03驱瘟疫,避秽气除此之外,农历五月鼠蚁虫蛇开始繁衍生长,蚊虫肆虐,细菌病毒滋生,也是疫病的高爆发期。古时候,人们于端午那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今年又是新冠疫情的敏感时期,室内应该多通风,避免空气凝滞,细菌滋生。而燃则能更好地净化室内的空气,祛除寒湿,提升人体对于病菌的免疫力。根据中医秘传古方制成,含有苍术、陈艾、黄柏、菖蒲、甘草等多种中草药,香道师又在原香方的基础上添加檀香、苏合香等十八味药材。香气弥散,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净室的同时也能调养身体,提升免疫力。对于工作繁忙来不及运动的城市人来说,是疫情期间必备的“神器”。每份祛疫避瘟香有20g,早晚各燃一根,一月内净化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健康。在城市中熏染太久,中草药带来自然山野的气息,治愈疲惫的心灵。04祛湿气,消暑气《夏小正》中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天气热,五毒行。阴阳混沌不分,风寒暑湿燥火并存,会导致人体内湿气凝滞,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此时最适宜饮祛湿茶。祛湿茶则以普洱为佳,中医上认为,普洱茶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的作用。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普洱茶中含有红茶素(TR)、黄茶素(TF)、维生素C等,在发酵熟制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大大提高了人体免疫力。采用了云南大叶种春芽晒青毛茶,于谷雨时节采摘,保留了上等春茶清香爽口的气息。大厂出制,08年成茶,仓储陈化12年,品质上乘。由于云南特殊的海拔和气候,茶树积蓄了丰富的茶多酚与儿茶素,茶汤清冽,抗菌祛湿、提高免疫力更为卓著。不论是还是,都源自于古人传承至今的瑰宝,在人们愈发尊崇传统文化的如今,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