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春季养生,四大误区千万别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发,显出勃勃生机。春季适合养生,尤其中老人,在万物复苏的时节,应该通过饮食、运动逐渐恢复身体各项机能,为一个年度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导致人体各个器官都在逐渐的步入衰老,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味觉和嗅觉的改变、三高症状等慢性病的发生。营养缺乏可导致疾病康复速度减缓,术后感染病发症等风险增加,更加需要适时补充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春季养生,四大误区千万别踩,很伤身:

误区一、增衣过度

俗话说:“春捂秋冻”,的确如此,春季就算天气逐渐变暖,仍然不能过早的减少衣服,但是现在不少老年人矫枉过正。明明温度已经没有那么冷了,还是穿的左一层,右一层,甚至是稍微活动一下就满身是汗,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过度的穿衣只会增加感冒的几率,还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专家表示,春季穿衣应该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这几个地方足够暖和,就足以预防感冒了。

误区二、吃的太酸,太辣

“春夏补阳”,是《黄帝内经》中推崇的一种养生方法,但是在中医上讲,酸辣都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吃的过辣或者是过酸均会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疏泄肝气。并且春季是养肝的最好时节,此时饮食应该注意少吃酸辣,以清淡饮食为主,这样可以防止肝气过旺,并且此时建议可以多吃些吃香辛的食物,有利于补脾益气。

误区三、门窗紧闭

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季也来临了,气温一天天变暖,湿度也会提高,所以病毒,细菌也开始繁衍,此时如果房屋不经常通风,就很容易受感染,造成感冒等问题。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保证每天都通风两次,每次最少要二十分钟,这样可以形成空气对流。另外,通风的最佳时间可以选择在日出后和日落前,此时空气是比较好的。

误区四、偏信以形补形

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以形补形,吃哪补哪,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并且一味地偏信以形补形,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例如一些动物内脏,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但是也含有不少其他的毒素,所以不能乱吃,日常一定要控制,肝脏吃多了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平时养生,建议还是多吃一些蔬果类,或者是鱼肉蛋类,对于身体是比较有益的。

春季养生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要勤于活动:春光明媚,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的大好时光。常到户外活动,能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荡涤体内污气,增强心、肺功能,能舒适地沐浴和煦阳光,杀死皮肤上的细菌、病毒,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二、切忌睡眠过多: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虚弱。因此,老年人在春天要早睡早起,一般每天睡足八小时就可以了。三、不宜食用生冷食品:在春天老年人宜多吃些富有营养并且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是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起疾病。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暖胃和防止感冒的双重作用。四、切忌四处串门: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吃几瓣生大蒜或是在室内熏蒸食醋,均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效。

圣德医养情暖夕阳

圣德·李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7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