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艾灸是ldquo锦上添花rdq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戊戌年庚申月辛未日

年立秋日8月7日

农历六月二十六

天高气爽,月明风清

气温由热逐渐下降

秋也就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开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不过总体来说,此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因此我们也需要注意,当然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在养生保健方面也应该适时的做出调整。

从夏季过度到秋,尤其是在饮食调养生应该注意祛湿养脾胃,还应该要注意滋补以弥补夏季的消耗。

立秋养生保健重在祛湿健脾防阴暑

《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多,常暴雨成灾。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加之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湿邪,损伤脾阳。

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

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神农本草经》也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除此之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长,过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立秋养生灸哪里?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虚劳人及病后,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阑尾炎。

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立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

初秋天气虽有了凉意,但还有末伏没有过去,所以形成了一种立秋时节独特的气候现象——白天天气炎热,而早晚却比较凉爽。在早晚温差大的时节,往往会出现中暑频发的现象。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

何为阳暑?

阳暑是由酷热所造成。由于暑热伤人,耗气伤阴,暑又多夹湿,所以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浑身困重、出虚汗、腹泻、头昏,甚至昏厥、抽搐等。

何为阴暑?

阴暑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

阴暑,中医学认为是“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

暑热湿盛之时,腠理疏松,此时如果突然受凉,风寒湿邪便会长驱直入,从而引发中暑症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恶心、发高烧等。通常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或者是过于避热趋凉而得病,比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而引发。

而立秋后阴暑频发的原因,是因为立秋之后白天气温很高,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皮肤腠理开合频繁,此时如果贪图寒凉,一热一凉之间让虚邪贼风有机可乘,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所以,立秋之后,同样需要预防阴暑。

立秋之后该如何预防阴暑呢?

首先,不要贪图寒凉。由于立秋后是一个由热到冷的交替季节,早晚温差加大,冷热交互出现,冷空气活动使得气候多变。前半夜暑去爽来,很是宜人,后半夜则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一起,寒湿之邪便常常同时侵袭人体,对人体健康干扰甚大。因此要对付这种寒湿之邪气,特别需要注意穿衣、盖被。

其次,在饮食上,除了少吃寒凉外,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及多吃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都是预防阴暑的有效方法。

而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艾灸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刮痧手法要轻,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立秋养生的食疗方

1、枸杞山药汤:淮山药克、枸杞5克、芡实50克、猪腰4只、生姜5片。

制作方法:将猪腰剖开,切去白膜,清水冲洗,除去尿味。淮山药、构把、芡实洗净与切好的猪腰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烫滚后,改慢火煲小时,汤成即可。

食用功效:补肾止带。适用于带下病,及带下赤白,质稍粘无臭,头昏目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略数等症状。

、冬虫夏草米粥:小米克,瘦猪肉50克,冬虫夏草10克。

制作方法:将冬虫夏草用布包好;猪肉切成细片。将药包与小米、猪肉同煮粥,粥熟,取出药包,喝粥吃肉。

食用功效: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咯血、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体虚弱等症。

往期精彩

你的“增生”和“结节”可能都是“气出来”的!!还不快注意

小孩健不健康,看看这几个地方就知道,果断收藏!

女人身上补水穴,如清泉般滋润,灸一灸,告别干燥、瘙痒和过敏!艾灰的11大作用,可以帮您省不少钱呢!太神奇了久治不愈的盆腔炎,这样艾灸竟然好了!艾灸后出现这些情况千万沉住气,你离疾病治愈就差一步了!不管好大姨妈,后悔一辈子!怎么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6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