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实验幼儿园夏季常见疾病预防小知

夏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细菌和病毒开始慢慢靠近我们了,稍不注意就可能会惹上疾病使身体不适,那夏天常见疾病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病状: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多数起病较急,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预防方法:1.进行腮腺炎疫苗接种。2.不接触正在发病的孩子。3.注意口腔卫生。护理方法:1.患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居室空气流通;局部冷敷,可以缓解疼痛。2.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肥腻、辛辣、坚硬及酸性的食品。3.如果患儿长时间不好转,或伴有持续的发烧等症状,及时就医。

二.水痘

病因与病症:水痘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出现皮疹。水痘的预防:1.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2.远离水痘患者。水痘的护理:1.告诫孩子不要抓挠皮肤,以免留下疤痕或引起严重的感染。

2.发热时要让幼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3.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4.水痘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孩子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三.流行性感冒

病因病状: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病程一般一周左右,但易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原有慢性心肺疾患和老年患者预后较差,可能因心衰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预防与护理:对于该病最主要的还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果没有并发症不需特殊治疗,着重于家庭护理和预防。

四.荨麻疹

病因与病症: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荨麻疹的预防:一般的荨麻疹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荨麻疹的护理:1.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床单被褥要清洁,室内保持安静。2.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损增加,瘙痒加剧。3.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室内禁止放花卉及喷洒杀虫剂,防止花粉及化学物质再次致敏。4.不要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

五.手足口

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5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