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民间就有6月百病泛滥之说,所以有了毒月之称,从五行来说,6月即午月,五行属火,此时阳气最旺,火旺,而阳气外散则会内里虚,所以6月,不适合做行泄之事,比如吃冷饮、疯狂流汗、房事过频等。
加上雨季来临,空气潮湿,湿热气盛,一旦这股湿热邪气阻滞了气血经络,我们身体就会出现代谢受阻,气血不畅的情况,身体各种不舒服。
而且,五毒月之所以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时候各种毒虫鼠蚁都出来了,这些东西会加重细菌的传播,所以古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插艾草,喝雄黄酒,除邪辟秽。
给身体排排毒
这期间,不光外界各种毒虫多,我们身体的毒浊也是呈现往外散的状态,比如我,基本常年不长痘的人,都冒出来几个痘痘,有的人的毒,是从前胸后背发出来,有的人是从脚底,脚底会长红色的泡状颗粒,挤破里面都是毒水,这也是身体排毒的表现。
所以当身体有排毒反应时,别慌,排出来总比留在体内要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趁此机会,帮助身体排毒,这样后面的日子身体才舒服。
人吃五谷杂粮,以及生活在各种环境污染下,身体内或多或少都有毒素,只不过毒素浊气多的人,就感觉疲惫、累、出油严重、容易长痤疮、痘痘;毒素少的人,没什么感觉,但排排体内这些垃圾,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所以适合全民哦!
第一件:借助生姜,驱寒祛湿
有一种食材,是夏季补阳,祛寒湿的佳品,它补阳,专注的是脾阳,也就是我们脾胃中的阳气。
夏季大家都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像是冷饮雪糕,水果,凉拌菜,沙拉等,这些都会损伤一定的脾阳,从而让我们身体中的湿毒寒毒越来越重,这时候巧用生姜来化解这些湿寒就非常合适,吃进去的寒湿,还要用吃来化解。
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驱寒,温中,祛湿,又补脾阳,但它在四气五味中属于热性的食材,夏季炎热,又吃这么热性的食物,难免会上火,所以很多人也对生姜是又爱又恨。
在此分享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的生姜吃法——醋泡姜,又叫还魂汤,不但能驱寒祛湿,还能养护脾胃,提升脾阳。而且醋的酸能够抑制一部分姜的辛热之性,所以长期吃也不会上火。
路老每天早上都会吃2~3片的醋泡姜,一年四季,从未间断,一吃就是四十余年,如今百岁的年纪,依旧头脑清晰,身子骨硬朗,所以他在节目中也把自己坚持了四十多年的养生方法分享给了大家。
做法如下:生姜洗净,晾干,切薄片,更好腌入味,姜皮不用去;切好的姜片放进玻璃瓶中,把醋倒进去,瓶子一定要干净干燥,不能有油啊水啊,不然容易变质,醋没过姜片,加点盐,糖,放入冰箱冷藏,差不多过个3~5天就可以吃了。
每天早上在7点到9点之间,吃早饭的时搭配着吃,既能增加风味,又能振奋脾阳,特别是总是喜欢吃寒凉食物,又容易拉肚子,腹痛的,这个醋泡姜可以常年吃。做起来也简单,用材都很平价,但是发挥出的作用却是惊人的。
若是懒得自己制作,或是想尝试不同口味的醋泡姜,也可以试试这款用铜陵白姜腌制的,白姜的品种稀少珍贵,只在铜陵当地有,吃起来鲜嫩多汁,又脆爽,用来腌制非常美味,而且辣味很小,吃起来也不会呛得嗓子火辣辣的难受。
正宗的铜陵白姜腌制后,水分依旧丰富,而且这款醋泡姜是当地农户挖出白姜后,马上拉去工厂加工,所以把白姜的鲜嫩多汁的特点都保留下来了。
在制作时,只添加了食盐,老陈醋,白砂糖和纯净水,没有杂七杂八的防腐剂,香精等,吃起来就是地地道道的白姜鲜嫩口感。
用来搭配米粥食用,风味更佳。把平时吃的一些咸菜腌黄瓜换成这个醋泡姜,既能帮我们驱寒祛湿,又能温暖脾胃,还能当小菜来吃,一举两得。
这款醋泡白姜有两种口味,一种含糖的老陈醋口味,适合喜欢吃酸口的朋友,另一款酱汁口味不含糖,适合不能吃甜的朋友。
良心手作,这也是我们对比了不下10多家供货商中挑选出来的,地地道道的铜陵特产美食,好吃不上火,鲜嫩多汁辣味小。
这种腌制类的生姜更适合中老年或是青年人,若是小孩子,吃不惯这种味道,又贪凉喜欢吃冷饮,或是我们大人在出差时,不方便携带这种汁水多的醋泡姜,也可以试试这款可以随身携带的冰片姜,用红糖炒制而成,甜甜的,红糖的醇香和甜,很好地中和了姜的辣味儿。
小朋友非常喜欢,就像吃糖一样,姜片上裹满了厚厚的红糖霜,甜丝丝的。含化糖霜后,姜片的辣味儿才显现出来,微微辣,吃完后胃里暖暖的。
这款红糖姜片,用的也是正宗的铜陵白姜炒制,白姜多汁,纤维少,做成红糖姜片来吃,口感也比那些用普通生姜做出来的味道好,所有的白姜都用机器统一切片,薄厚均匀,吃起来口感更好,而且红糖的甜味和醇香也更好渗透进姜片中。
炒姜片的师傅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火候掌控十分精准,白姜什么时候下锅,炒到怎样的状态关火,都十分讲究,这样做出来的姜片才不会甜腻发齁,也不会炒过火而苦涩。
真空包装,而且都是分装好的,小小一包,不用担心吃不完受潮浪费,而且干净卫生,我们体内寒湿重的,喜欢吃冷饮雪糕的,容易受寒的,都可以随时吃上两片。
裹满红糖霜的姜片入口,嘴巴里都是甜丝丝的味道,这里的红糖用的是云南的古方红糖,醇香十足,糖霜化后,白姜的辣味渐渐显出来,细细咀嚼,徐徐咽下,能从我们的喉咙一直暖到胃里,特别舒服。
喜欢喝姜枣茶或是红糖姜水,还可以把五六片姜片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2颗红枣或是枸杞进去,一杯姜枣茶/红糖姜水就完成啦,非常适合咱们体寒的人随身携带,小小一包不占地儿,特别是女孩子的那几天,来上一杯温热的红糖姜水,暖腹又驱寒。
第二件:鸡内金
脏腑垃圾痰湿,看不见摸不着,这么一物,堪称一绝,它就是鸡内金。
鸡内金是鸡胗(鸡胃)中一层黄色薄膜,它可以化体内任何的淤堵,所以不知道身体哪里堵,但是又总觉得不顺畅的,就可以吃点这个鸡内金。这可是有据可循的,我们近代的国医泰斗张锡纯,就特别善用鸡内金帮助大家调理内积问题。
所以,不管你是体内有痰湿,还是有其他的淤堵,毒素或是积食,这个鸡内金都能帮到你。而且像生完宝宝之后,体内淤血不好排,怕排不干净,都可以加上鸡内金辅助,活血化瘀。
但鸡内金的味道怪,很腥,直接吃难以下咽,像我这种之前酷爱甜食的人,吃这个真的如同嚼蜡,索性这款鸡内金山药饼,打破了传统鸡内金的一贯口感,焦香酥脆,咬下去还会掉渣,真的是吃货福音。
饼中含有鸡内金、铁棍山药、茯苓等成分,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的山药竟是营养很高的焦作垆土铁棍山药。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在老辈人传统手工做法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鸡内金、铁棍山药和黑芝麻、白芝麻,制作成鸡内金山药饼。一片一片的独立包装,每一片都浓缩了原料中的精华!
当焦脆的山药饼进入口腔,会尝到几种原料混合的美味,你以前可能吃过干涩难嚼的炕饼,这次绝对不同,你会发现这一片片山药饼整张都是焦香酥脆!
每一口都飘香四溢,大口咀嚼的时候,仿佛能听到山药饼酥脆四射的声音。那一秒,小麦面粉、鸡内金、山药、茯苓、黑白芝麻的香味在口腔里一起炸开,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好像尝到了小时候久违的味道,这款鸡内金山药饼是我的常备款,平时当个小零食吃,既美味又能化体内痰湿,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件:擅用艾草,杀菌祛湿又驱虫
五毒月雨多,湿度大,各种虫子就喜欢这样的气候,前几天在家,在客厅还发现了两三只虫子,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于是赶紧翻出来家里的艾条,点了根驱虫,果然点过之后到现在都没见过虫子了。
提起艾草,大家都不陌生,可以食用,还可以使用。艾草全身都是宝,艾叶辛苦,有温热之性,也是地表上唯一的纯阳植物,又称地之阳。
新鲜的艾草,经常会被人们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艾草饼,青团等;晒干的艾草还可以用来泡脚,当艾草陈放三年后,还可以提绒,做成艾柱,艾条用来艾灸使用。
如果担心艾灸时产生的烟比较呛,又怕掉落的艾灰烫伤皮肤,我们可以试一试南怀瑾大师的这个肚脐贴,也是利用艾灸的原理,但是更安全,更方便。
他根据道家的脐灸法来进行温阳驱寒,用到的是艾绒(三年陈艾),花椒(无添加无加工的纯花椒),桂圆肉(去核的干桂圆肉)。
比例为1:1:2,把这三种食材一起打烂,捏成一个个小丸子,睡前塞一颗到肚脐孔,在贴上橡皮膏封住,次日睡醒后取出。
这里的皮肤薄,我们艾灸时,也容易把效用输送进去,而艾草,花椒和桂圆肉,这三种可以运转我们体内的阴阳之气,把艾的力量通过肚脐输送到全身,把阳气补足。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这个方法调理下身体吧。
1.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长痘;
3.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腹部凉;
5.脸部、头发爱出油;
6.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7.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中了3条以上,按照下面的方法试试。
如果懒得自己动手做,可以备上一罐这种现成的肚脐贴,在南怀瑾大师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又额外添加了枸杞和酸枣仁,枸杞助阳,酸枣仁安神,这样一来,效果更强,还能让我们养心安神。
肚脐贴家庭装送礼艾脐贴气艾草贴淘宝月销量80¥69购买每一颗都是用蜡纸包好的,干净卫生,之后装进密封的玻璃瓶中,更好保存,打开盖子就能闻到浓郁的艾草和花椒的味道,小小一颗,蕴含充足的阳气。
而且还配备了专用贴,我们用的时候只需要撕开蜡纸,在睡前塞进肚脐孔里,用专用贴封好即可,别忘了第二天早起取下。
用的是三年以上的陈艾制绒,温补阳气的效果更好。四川的花椒,无添加,无过度加工,桂圆肉饱满厚实,安神效果更佳。
专用贴的材质是无纺棉贴,透气性好,贴在皮肤上也不闷热,如果皮肤非常敏感的,建议把这个专用贴换成纱布或是保鲜膜。如果身体是容易上火,还可以在双脚脚心的位置各贴一个,可以起到引火下行,温暖双脚的作用,这个肚脐贴孕妇和小孩子不要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