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 http://m.39.net/pf/a_4419212.html
“湿热是百病之源”,稍微通一点中医保健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湿,热是外邪致病的因素之二,四季均可致病,尤其是夏季容易发生。湿性重浊粘滞,不易祛除,并且可发于人体各部,遍及脏腑,经络,肌肉,皮肤,下阴部位等。
不少的疾病源自湿热,比如:
皮肤病大部分的原因是湿热:脾胃湿热久蕴不去,首先五脏六腑之气血津液全被灼热,超出了身体温度所需要的温度,会造成热伤肌肤的各种病理现象,如湿疹,青春痘,黄褐斑,牛皮癣,白斑等。
肝胆病大部分是湿热:肝胆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黄疸,最常听的是肝炎,胆囊炎等。这些疾病,究其病因,都跟湿热有关。当脾胃湿热日久,必然殃及屋檐下的肝胆,使肝胆功能失常。所以像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胰腺炎等大都与湿热有关。
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也多由湿热导致:很多人听说过湿热下注这个词,其实这是湿热传导的一个重要现象。湿热源于中交,首上上焦,终于下焦。所以说只要人体内有湿热必然会伤下焦。下焦是人的肾,膀胱,大小肠,以及人的生殖器官所居地。当湿热下注了下焦时,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就容易发病。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不少受妇科疾病困扰的女性,以潮,臭,腥,腐为特征的妇科病主要原因也是体内湿热的存在,所以要注意除湿热防治妇科病。
下面推荐一些除湿热的食疗方,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湿热源于脾胃的食疗方:
1,粥食是最好的健脾胃除湿热的补品。
粥是很好的补物,尤其对健脾养胃效果很好,所以煲一下健脾养胃除湿热的粥食对养护脾胃,放置脾胃湿热有益。可以经常煮一些红小豆薏米粥,绿豆粳米粥,小米粥等。
2,“藿香薄荷茶”常饮,脾胃健康无忧。
藿香《本草述》说它“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药品化义》说:“藿香,其其芳香,善行胃气……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理脾开胃之功”。
薄荷《中药志》说它能“发表祛湿,和中化浊”等。
平时可取藿香,薄荷各5-6克,茶叶3-5克,泡茶饮。
3,陈皮当调料,常食脾胃常安。
李时珍说:“橘皮苦能燥能泻,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所以用陈皮入肴,有祛热之功。
可以煮陈皮老鸭汤,或者煲粥时加陈皮,也可以当茶饮。
4,“藿香正气水”,可作为现代人四季的除湿热保健药。
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家庭常备药。可用于暑夏失眠,妇女白带过多,吃完火锅,烧烤后保健等,也可以用于长痱子,湿疹,汗疹的外敷使用。
湿热伤及肝胆食疗方:
1,绿色食物时养肝清湿热圣品
在五行理论中,五色入五脏,“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青色入肝,所以吃青色的食物可以养肝,疏肝,并且青色食物多属“清肝泻火”的食物。所以肝胆湿热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芹菜,苦瓜,菠菜,西兰花,绿豆等。
2,补血食物最养肝,加点料除湿热。
肝藏血,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储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的作用。把肝养好了,邪不侵身,也就不易受肝胆湿热的困扰了。常见得补血食品有动物肝脏,肾脏,鸡,鱼虾等,三七炖鸡也是补肝血的名菜。
3,湿热肋痛,可用“玫瑰疏肝茶”来保肝除邪治疼痛。
玫瑰花是调和肝脾,行气活血的养生佳品,主要适合于肝脾不合所致的肋痛脘闷,胃脘胀痛等,可常用玫瑰花5克左右泡茶饮。
4,肝胆湿热生黄疸,民间多用“三味茵陈茶”来退黄。
茵陈是清肝胆湿热,退黄疸的名药,用“三味茵陈茶”可以更好地除湿热肝胆,退黄,比单味茵陈茶保健效果更佳。
取茵陈蒿,夏枯草,车前草各适量,泡茶饮。清热,退黄,利胆。
湿热下注于肾的食疗方:
1,“坎水”食物,清凉肾经不让湿热缠身。
“坎水”食物即咸,酸味的,凡是黑色食物都是坎水食物。具体到种类就是一些肉类,水产,黑色食物等。
2,湿热腰痛,“黑豆除湿补肾汤”可拯救
《皇帝内经》中讲,“肾热病者,先腰痛”,这句话的意思是腰围肾之府,肾病必见腰痛。如果是湿热导致的尿路感染,肾炎等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用“黑豆除湿补肾汤“可化解。
取薏米60克,绿豆30克,黑豆30克,煮至软烂,加糖调味即可。
3,湿热肾炎,“玉米须汤”除湿除热好消炎
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对肾炎,水肿,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都很有好处。
取玉米须50克,干品克,煎煮一小时,饮用。
4,“蒲公英茶”可清膀胱经湿热
蒲公英在《滇南本草》中记载“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有报道认为,蒲公英可以治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炎,急性结膜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临床多用于下焦湿热的防治。
本文选自《大病预防,先除湿热毒》,作者孔繁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