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期。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万个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其中重伤及残疾者超过万,死亡人数高达10万,平均每天就有余名儿童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值得庆幸的是,溺水、坠楼、烫伤……这些让儿童受到伤害的意外本都可以避免。有研究表明,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家庭中,儿童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能降低80%以上。
我们结合暑假的特点,整合了溺水、网络、旅游、交通、消防和饮食等六大板块,集结成年夏天最实用的安全守则,并精心挑选了通俗易懂的安全视频作为补充,让孩子快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孩子和家长们的暑期安全意识。
溺水
我国卫生部统计显示,全国每年约有3.2万少年儿童死于溺水,其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溺水死亡学生人数的68.2%,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
防溺水安全常识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不到不熟悉的、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水域游泳。
3.熟记各类警示牌和警示标语。
4.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遇到同伴溺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大声呼救,并拨打。
5.在泳池游泳时,要远离泳池排水口。因为排水口有强大的吸力,容易发生意外。
6.若不幸溺水,不要惊慌,屏住呼吸,蹬掉双鞋,大声呼救。
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常识7.在旅游之前,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小孩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8.在外小孩不能离开大人视线。
9.装备至少一种容易识别的装备,如书包、饰物、帽子等,另外在书包中准备紧急联络方式和简单的当地语中文对照翻译,培训孩子们如何使用求助。还有儿童防丢手环,携带很方便,四季适宜。
10.野外旅游,应让儿童穿长袖长裤衣服,备好应急药品,防止蚊虫叮咬、中暑等。
11.穿着软底防滑鞋,注意脚下安全。
12.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13.注意住宿环境有无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
随着有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交通安全越来越值得重视。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2万名0-17岁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或受伤。相当于约每小时就有近3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上海死亡或受伤。道路交通伤害是1-14岁儿童第二死因,是15-19岁儿童第一死因。
交通安全常识14.等公交车时,要站在站台候车,不乱跑。
15.乘坐公交车时,坐稳扶牢,不把头和手臂伸出窗外,不向车外乱丢杂物。
16.有车的父母,出行、回家下车前务必确认孩子没有被单独锁在车里。
17.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驾驶电动车必须年满16岁。
18.马路上不要游玩嬉戏,不要横穿翻越护栏,骑车不要听耳机打电话,不要互相追逐打闹。
19.与汽车至少保持2米以上距离。
20.不要到马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直排轮或者游龙板等。
21.步行、骑乘非机动车时应穿戴醒目(黄色或浅色系)或带有反光效果的衣物或背包。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知识是孩子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孩子们引起的火灾每年超过起。
所有火灾事故中,有15%到20%的受害者是孩子。通过教学消防安全知识,可以帮助防止你的孩子和你的家成为火灾统计数据的一员。
消防安全常识22.不要玩火,不要将手指伸进电风扇,以免发生意外,不要玩电线、电源插座等,防止触电。
23.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
24.不攀爬窗户。
25.认识一些消防标志,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的方向,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物品等等。
26.不攀爬橱柜,防止倾倒砸伤。
饮食卫生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曾历时10年,邀请全球多名专家参与,做了一项儿童食物中毒的研究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2亿儿童出现食物中毒,人因此死亡,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约占40%。而引起孩子中毒的,大多是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食物。
饮食卫生安全常识27.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8.瓜果食用前要浸泡、清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
29.采购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视频、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0.避免长期过量食用冷饮。
31.夏季不能暴饮暴食,饮食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