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二季度ldquo最美夏津

年第二季度“最美夏津人季度之星”名单公布!

有一种感动,不需要言语,却有着重塑人心的力量。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自年开始,中共夏津县委宣传部、夏津县文明办组织通过“月推荐、季展示、年表彰”机制,在全县开展“最美夏津人”发现、挖掘、集中宣传活动。经过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旅游区)和县直各部门广泛推荐,经评审委员会综合评议之后,30位崇德向善、感人至深、群众公认的身边好人荣膺年第二季度“最美夏津人季度之星”称号。

他们分别是:

宰相国新盛店镇三教堂村退伍军人

医院医生

医院介入科副护士长

朱庆兰东李镇臧庄村村民

苏桠郑保屯镇党委组织宣传委员

霍玲玲夏津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

程坤夏津德百广场总经理

单焱鑫夏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员

殷纹纹夏津胜利希望小学教师

袁晓晨国家税务总局夏津县税务局科员

李彩霞南城镇中心小学教师

李环玮夏津县气象局观测员

张新燕夏津县财金公司财务部经理

宋飞夏津公路局职工

朱琳夏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科长

陈立新新华书店综合党群部主任

王世波东李镇邮政支局邮递员

李海鹏新盛店镇拐尔庄村村民

田光波生态旅游区后屯村支部书记

徐庆福雷集镇学区主任兼雷集镇中学校长

陶九义东李镇陶桥村党支部书记

于芸芸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职工

于桂敏夏津一中教师

寇天泉夏津县公路局养护科科长

李金美雷集镇金美工艺品加工厂厂长

钱琳夏津胜利希望小学教务处主任

医院心内二科主任

蒋红霞夏津县同和棉纺厂仓库保管

张伟夏津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热线办主任

许士栋夏津农商银行苏留庄支行党支部书记、支行长

一起来看看

他们的感人事迹吧

最美夏津人季度之星

宰相国,新盛店镇三教堂村人,退伍军人。年参军入伍,是一名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今年2月转业,曾参加过年抗击非典疫情的“战斗”。年2月19日,东方红慈善公益基金会向洪湖市捐赠的第二批抗疫医疗物资即将从北京运往抗疫一线,刚刚获批转业尚在部队的宰相国听闻后,随即报名参加了该基金会的志愿服务,与战友一同写下请战书,带着双医用手套、斤酒精,驾车从北京赶赴洪湖市。历经20余小时,将这批抗疫物资及时送达洪湖市。防疫物资送抵当天,宰相国就加入了当地社区防疫工作队,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测量体温、宣传政策、排查登记、分发生活物资等,工作起来经常是10多个小时不休息。3月19日,洪湖市解封,社区工作结束,他再次请愿加入了洪湖市蓝天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工作艰苦而繁琐,承担了全市近个单位、社区、企业的复工消杀工作和紧急事件救援工作。宰相国同志在疫情防控中的英勇表现被洪湖市委市政府授予“洪湖荣誉市民”称号。

霍玲玲,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14年来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始终默默践行作为一名投递员给用户的承诺,第一时间把邮件、报刊送到用户手中。14年来投递总里程尽三十几万公里,投递各类邮件报刊,快递包裹几百万件,做到邮件无损毁、无延误、无丢失,真正实现了服务零投诉。年获得山东省“四星级投递员”服务明星称号。

崔龙东,医院医生。从医10年,做一名好医生一直是崔龙东不懈的追求,在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崔龙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前往德州市医院支援。自2月8日开始在新冠病房工作,这时支持他的信仰就是“不忘抗疫初心,牢记健康使命”。2月17日崔龙东被德州市医院防控小组抽调为德州市医院留守值班医生,在病房工作期间,每天正常的查房之余,有重点地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尚桂燕,医院介入科副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尚桂燕表现出了“负重赶超、砥砺前行”的鄃医精神,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积极请战,医院。抗疫期间,尚桂燕同志工作兢兢业业、勇于担当,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充分发挥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的优秀品质和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

苏桠,郑保屯镇党委组织宣传委员。抗疫期间,她主动到各村号召广大党员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组织干部群众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凝聚力量提振士气。牵头成立了19支党员突击队,8个疫情防控一线临时党支部,指导各村设立了92个党员先锋岗。对全镇15个村个疫情防控网格的小巷管家全面筛选确定,优化了全镇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共产党员、小巷管家四级网格联控体系。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科学防治疫情,更好的普及防控知识,她经常下村热心地帮助值守人员做好防护,发动组建全镇疫情防控巾帼志愿服务队,名巾帼党员、巾帼志愿者带着小喇叭活跃在大街小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半边天”作用。

朱庆兰,东李镇臧庄村村民,72岁,数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姐姐朱美兰,感动相邻。朱美兰81岁,五保户;自丈夫去世后,妹妹朱庆兰担忧姐姐,主动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一起生活,互相陪伴,这一陪伴就是6年;朱美兰在年11月摔着腿后,不能下床,做饭、洗衣服、买菜,所有的这些家务和护理都是朱庆兰打理,不嫌脏,不嫌累。朱庆兰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亲同手足的姐妹情。

程坤,夏津德百广场总经理,中共党员,县政协委员。程坤同志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政协理论学习,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积极参加政协及各专委会组织开展的各项视察、调研、评议活动,踊跃建言献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单焱鑫,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员,中共预备党员。疫情初期,为了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市民中心实行轮班工作制。但单焱鑫没有休息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她每天总是最早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很多时候,在工作与家庭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为了工作,她将陪伴孩子和家人的时间缩水再缩水,做到先工作、后家庭,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殷纹纹,夏津胜利希望小学教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课堂上,她带领学生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下课后,她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学生的眼睛,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她特别成立了形体训练、大合唱、舞蹈、非洲鼓的课外兴趣小组,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音乐、了解音乐。每年儿童节,她都会自创自编模特走秀、拉丁舞等节目,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能有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袁晓晨,国家税务总局夏津县税务局科员。她是一个热情开朗、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税务干部,“尽自己最大努力”是她崇尚的人生信条,务实、刚毅、奋发图强的处事风格伴随着她逐渐成长。生活中的她喜欢看书、热衷研究美食,喜欢接触各种新鲜事物,是一个十足的“宝藏女孩”。工作中的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热忱于各项志愿项目,充沛的精力和永不言弃的毅力使她快速成长为税务局的骨干。

李彩霞,南城镇中心小学教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思维活跃,在调节课堂气氛和教学方法方面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她年轻有活力,容易与学生达成精神上的共鸣,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她精明能干,对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的接受能力更强。她制作的微课《修改符号》在年德州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李环玮,县气象局观测员。气象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李环玮积极参与到业务工作的各方面中,不断积累业务经验,能够熟练掌握新型自动站、观测常规仪器、区域自动站的维护和维修,并能及时排除故障,能够熟练掌握业务软件和通信网络使用和维护,保障观测系统和网络传输的正常运行。优秀的观测质量,详细的观测数据,就是他作为一个平凡观测员的工作价值。

张新燕,县财金发展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自年入职县财金公司以来从事财务工作,始终秉承严以律己、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工作中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财务工作事无巨细,为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经常加班加点,对工作精益求精。在数次重大审计工作中,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疫情防控时期,第一时间请战,投入到开发区便民市场防控工作,工作中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为确保一方平安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风采。

宋飞,夏津公路局职工。宋飞同志多年如一日,放弃公休假、节假日,始终坚持公路巡查服务工作。宋飞同志在公路巡查岗位上,无论是平常的公路巡查、治理漏洒案件处理,都认真负责,严格督促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案件,从不积压案件。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和督导有方,其上任以来的公路巡查案件查处率达到99%以上,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朱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科长。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在财务工作中及时编报各类报表,及时准确地为领导汇报收支情况和往来情况,并监督每一笔款项是否按实际需要准确运用,从而保证了资金使用及时、到位。年山东省选择7市8县为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夏津县是省试点单位,人社局是全县7个试点单位之一。作为牵头人,她加班加点,组织各部门各科室进行梳理,把工作的职责目标、工作活动设置成可以量化的指标值,并和预算的每一细节挂钩,合理规划财务预算工作,确保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完成。

陈立新,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夏津分公司综合党群部主任。“百善孝为先”,作为一名“60”后,母亲年事已高,处处离不开人,陈立新和妻子无微不至一直照料,帮助母亲洗衣服做饭、洗头洗脚,照料母亲的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始终把母亲的冷暖放在心上,十多年来精心照顾母亲,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虽然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但他并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影响工作,春秋两季教材、教辅发行时经常加班,连续一两个月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但他从无怨言,每天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疫情期间,从大年初三开始他和同事们坚持值班值守、入户走访、排查消杀,完成疫情期间各种文字材料上报。陈立新同志用最平凡的事,最真挚的爱心,最朴素的方式,展现了最善良、最纯朴的本色。

王世波,东李镇邮政支局邮递员。自年参加工作,服务19个村庄、2万多人口。年,一位退休老人需要订阅报刊,王世波就走访到老人家里,细致地询问老人的需求,承诺让他天天能看到最新的消息,自那以后王世波便和老人熟悉起来,代支工资、代缴电费,只要能办到的尽量让他“足不出户”。年,同村的一位老人,三个姑娘不幸去世,儿媳也因病离开人世,老人的起居生活便成了大事。王世波得知这个情况后,每天吃过晚饭便去帮着照顾老人,直到今年四月老人去世。多年的投递工作让王世波和用户拉近了距离,平凡的岗位锻炼了他坚毅、担当、厚道的性格,让他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年,王世波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

李海鹏,新盛店镇拐尔庄村村民。李海鹏高考落榜后,怀揣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同龄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他吃苦耐劳、诚实肯干,很快得到单位领导的重用,收入也不断增加。他积极推荐村里的待业青年到工厂里工作,为他们提供创业增收途径。孝老敬贤、无私奉献是拐尔庄村的优良传统,村里成立了孝善基金会,每年正月初一进行善款募捐时,李海鹏总是带着他的工友和志愿者们到场,将第一份善款投入募捐箱。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上至七旬老者,下至几岁娃娃都心存爱心。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参与,不但捐款捐物,还自愿在劝返点值班,无论白天黑夜,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无私的善举得到全村村民的交口称赞。

田光波,生态旅游区后屯村支部书记。自田光波上任以来,他心里就有一种责任和担当。就是要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他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户户通”建设工程中,想办法、定方案,多方筹备资金。在她的积极宣传和推动下,后屯村全村都行动起来,无偿自愿加入到“户户通”建设工作中,各胡同群众积极配合清理垃圾、平整基础,每家每户出义工、出劳力,田光波让村里的机械、挖掘机、翻斗车等设备随时待命,积极配合群众,一天时间主胡同的基础清理一万余平,铺装硬化四千余平。

徐庆福,雷集镇学区主任兼雷集镇中学校长。从事乡村教育21年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迹。他秉承“根雕教育”育人理念,并在该理念下首创艺体教育“走教”+“走班”模式,该模式不但成功解决了偏远农村无法开启艺体教育的难题,而且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艺体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生一特长”。为助力教师快速发展,他创办“师道情怀”教师培养工程,成立了高效课堂建设、STEM、思维导图等十余个项目组,通过近两年的培养他成功打造了一支心系家乡、热爱乡村教育、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并使得该校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大幅提升,一跃成为全县的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并有多个学科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他曾先后被评为夏津县教学能手、夏津县五四青年奖章、夏津县五一劳动奖章、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德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陶九义,东李镇陶桥村党支部书记。年2月陶九义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立志带动村级发展。自任职以来,他用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创造了一年之内由软弱涣散村逆袭为先进村的壮举。抓班子、带队伍,带出一支充满活力、干劲十足的班子;转思路、促发展,利用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发展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带动群众鼓起“钱袋子”;拓展路径,促增收,在闲散资源上做文章,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增收,村庄增绿。在他的带领下,陶桥村集体实现了增收,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群众增加了收入,赢得了广泛赞誉,兑现了当选支部书记的承诺。

于芸芸,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提起于芸芸,大多数夏津人不会陌生,8年,她荣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年,于芸芸加入了恒丰集团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8年来,从车间第一台机器试纺,到现在的15万纱锭,从开始的对几名职工培训,到现在对车间的一百多人培训,她将自己在工作中练就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同事们,先后带出纺织行业技术人才百余名,遍布纺织行业的诸多公司。她每天在车间观察生产问题、了解职工的薄弱环节、将大家的知识需求记录下来,每月定期辅导理论知识,覆盖三百余名职工,并为一线职工举办各项技能竞赛活动,让优秀的人才得以展示。先后荣获夏津县劳动模范、德州市劳动模范、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纺织大工匠、中国纱线网创新大工匠等荣誉称号,先后作为德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出席两会。

于桂敏,夏津一中团委书记、高三班主任,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格遵守教师工作守则,能够做到备课认真详细,教学中不照本宣科,对教材进行处理后讲解给学生,精心地制作课件,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疑问,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并且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她所带班级级12班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级1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她积极参加新课程探究教学的研究,其项目《教师教学方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寇天泉,县公路局养护科科长。正值人生最灿烂年华的他,走进了罗庄公路站,凭着一把铁锹、一把扫帚,开始了自己的养路生涯。他勤奋工作,严格要求自己,遇有困难棘手问题总是站在最前面。对我县管养的路线每天都必须要巡查一遍,有时要两遍甚至三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孜孜以求、甘于奉献,公路部门倡导的铺路石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实体现了平凡中的崇高和伟大。

李金美,雷集镇金美工艺品加工厂厂长,她用缝纫机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李金美注重诚信经营,只要对加工方承诺的工期、质量她就一点都不含糊,说到做到、说一不二,因此去年在来料加工行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她的加工点却订单充足、业务稳定,而且产品销路也很好。缝纫加工不仅带动了村里中年妇女,一些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也开始从事纱袋的加工,像翻袋、穿线等都是他们能胜任的工作。每天从早晨5点一直到晚上9点,李金美家里的缝纫机一直都在不停地运转,分散发放在农户家里的20多台缝纫机也是一刻都不闲着,她相信靠着勤劳和韧劲,就一定能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钱琳,夏津县胜利希望小学教务处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始终将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放在首位,倾力建设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利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hx/5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