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发育需要的精妙生理机制。”——《斯波克育儿经》,本书被誉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由“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所著,斯波克医生拥有60年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在我们育儿群里,每天都有妈妈讨论孩子的吃饭问题。如果哪个孩子“吃饭吃得多、不挑食”便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纷纷向其取经;如果哪个孩子“吃饭吃得少,挑食难伺候”便会成为大家同情的对象,纷纷向其献招。但不管妈妈们怎么做,这些招只在短期内有用,时间长了,爱吃饭的孩子依然爱吃饭,不爱吃饭的孩子依旧不爱吃饭,胖的孩子还在胖,瘦的孩子依旧瘦。经过统计,我发现群里爱吃饭的孩子占少数,不爱吃饭的孩子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百出。为了不吃饭,有些孩子甚至上演了“年度大戏”,从腿疼到肚子疼再到思念在上班的爸爸,每一环节都让人觉得这个小家伙真可怜,那就依了ta吧,吃不吃饭什么的,只要ta开心就好。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只要父母没有达成吃饭的统一战线,ta就能找到缝隙可钻,与父母斗智斗勇。“吃饭难”、“上学难”与“管教难”并称为本世纪父母的三大难题。01、物质过于丰富,孩子缺乏吃饭源动力小月是同龄孩子里面比较瘦的孩子,她妈妈经常跟我说:“我们小月吃饭吃得少,每顿就吃1/3碗饭,可愁死我了,每天吃饭都是我的一场战斗。她吃的多,我就感觉像胜利了,高兴得不得了,如果她吃得少,我就感觉自己很失败,而且我总失败。”有一次去小月家做客,一进门就看见一架子零食,有小面包、饼干、牛奶、海苔、山楂、松子……我问小月妈妈:“这些是你们吃的吗?”小月妈妈回答:“不是啊,都是小月爱吃的,这些都是她的最爱,一天到晚嘴不停。”一听到小月妈妈这么说,我就明白小月为什么不爱吃正餐了。有最爱吃的,为什么要吃不好吃的呢?我们群里有很多妈妈都遇到同样的情况,饭不好好吃,零食吃的多,怎么管也不听。孩子有更好的选择,ta定然会选择更合自己口味的。这种“喜欢更好的”特点人生来就有,不只孩子,反观一下父母,父母也是尽做自己喜欢吃的啊。02、多喂进去的半碗饭,满足的不是孩子,是家长自己。我们群里还有另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安安。安安妈妈说:“安安爸爸非常注重安安吃饭的问题,严肃到你们无法想象。”直到我们去安安家串门,才见识到了安安爸爸的严肃程度。安安爸爸要求安安多吃肉,主食可以少吃,蔬菜少量吃。安安表示不想吃的时候,安安爸爸把手放在安安肚子上摸了一下,说:“爸爸摸了一下,你肚子是瘪的,还可以至少吃半碗。”孩子饱没饱,主要靠爸爸的手丈量,这真的让人啼笑皆非。知乎上有位网友写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的母亲担忧她营养不良,因此如果她不肯吃“指定的菜”或是“吃不完饭”,就会被母亲辱骂、罚站、扇耳光、脚踢、跪搓衣板。无数次,她在母亲威逼的目光下,浑身疼痛,怕得发抖,和着眼泪吞咽冰冷的饭菜,一边因恐惧作呕,一边继续努力吞咽。这成为她童年最大的阴影。在这种喂养下,这位网友的胃一直不好,医院之间穿梭。并且每当她和别人共同吃饭时,就会不可抑制地大口吞咽,只要盛到碗里的饭,哪怕多得撑到胃痛,她也会吃得一粒不剩,这不是节俭,而是一种强迫倾向,这种力量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就连心理医生也没办法帮其解决。万幸,这位网友有个美好的结局,她在丈夫的帮助下,共同努力花了六年时间才将自己暴饮暴食的习惯纠正成功。强制或者威逼利诱让孩子多吃饭,满足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这位网友给我们敲醒了警钟,在孩子吃饭问题上,不能打、不能骂、不能凶、不能强制,否则给孩子造成了阴影,对ta的心灵和身体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03、孩子吃得多未必长得胖,吃得少未必体力差,基因也决定孩子吃多少。睿睿被我们称为“猴精”,长得瘦,但力气却很大。他妈妈说:“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力气,每次体检医生都说他体重偏瘦,但不贫血也不缺微量元素。我们每顿都给他足量的饭,他也吃得还行,就是长不胖。”睿睿爸爸是长跑运动员,体型天生的瘦,睿睿妈妈也是个“白骨精”。我们调侃睿睿妈:“你们两夫妻都是瘦子,要是生出个大胖子,你们敢认吗?”每个孩子的基因都不同,吃得多未必长得胖,吃得少未必体力差,孩子的体型主要看父母的体型。父母们不要因为孩子长得瘦就要求多吃饭,长得胖就节食。你们见过“喝水都长胖的胖子”和“吃多少肉都长不胖的瘦子”吗?不是因为吃多吃少的原因,而是你身体里的基因早就决定了你的胖瘦。04、孩子从来没有什么吃饭问题,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既然孩子能够明确自己吃多少,ta不会把自己饿着;父母又不能动用武力强制孩子吃饭,同时多喂饭也不一定会长胖。那么父母们,你们在愁什么呢?父母愁孩子吃得少长不胖,父母愁孩子吃得少营养跟不上,父母愁孩子吃得少体力不行……但事实并不是父母想的那样,孩子的各种问题并不都是吃饭导致的。“饭”表示不背这个锅,父母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担忧,不要归责于“孩子吃饭问题”。父母们应该尽量提供给孩子“愉快的吃饭环境”、“充足多样的食物”以及“父母自身对食物的热情”,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自然而然会好好吃饭,当然不是你想象中的像大人一样安静、干净、快速地吃饭。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基因,孩子会比你想象中长得好。互动话题:关于“孩子吃饭”您还有什么其他见解?欢迎大家踊跃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话梅留言,话梅将根据用户留言做出最专业的解答,用专业的知识为大家解决育儿过程中烦恼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