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收的秋季,新鲜的果蔬、肥美的海鲜总是让人忍不住饱餐一顿。然而,随着天气转凉,食物更易发生污染,且腐败变质的表现并不明显,使得秋天成为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国庆黄金周即将来临,期间既是餐饮消费高峰,也是历年来食物中毒易发时段。市食药监局特向全市各餐饮单位和广大市民发布餐饮食品安全提示。
提醒
外出就餐留存消费票据
食药监局提醒市民,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量化等级较高、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选择露天无证摊点就餐,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家庭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生熟用具分开使用。食物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菜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节假日期间,应科学合理饮食。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尤其是“三高”人群应少饮酒,低盐饮食、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消费者在餐饮单位就餐时应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就餐后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医院就诊,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晚报记者蓝田)
长知识
食物中毒症状
近期的食物中毒多数由变形杆菌等致病性菌引起。变形杆菌属肠杆菌科的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熟肉、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及凉拌菜、剩饭的污染菌率较高。变形杆菌污染食物后,大量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如果食物中感染了细菌,没有煮熟煮透,人食用后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所致的食物中毒按临床表现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胃肠炎型。潜伏期3-20小时,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等,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一天数次至十余次,全身中毒症状轻;二是过敏型。潜伏期0.5-2小时,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以面部、颈胸部明显,呈酒醉样面容,伴头痛,偶尔会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伴瘙痒。患者多于1-2日内顺利恢复,短者仅数小时。
昨天下午,市民冒着细雨出行。当日,受弱冷空气渗透影响,锡城出现阵雨,但雨量不算大。(还月亮摄)